《元朝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第3章

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有人認為一個十歲的孩子,怎麼擔得大位。于是當時留在大都內的,海山的舊臣們,便試圖擁護海山的兒子和世㻋與圖帖睦爾登基,坐上皇位。

看似是雙方勢力爭斗,其實是三方的爭斗。

可不要忘了和世㻋與圖帖睦爾是兩兄弟,為了爭奪皇位他們的嚴重后果沒有親情。隨著倒剌沙擁護阿速吉八在元上都稱帝,號稱天順帝。

(阿速吉八)

圖帖睦爾早一步趕往了元朝政治中心,元大都,隨后自立稱帝,史稱元文宗。

隨后雙方發生激烈的戰斗,“兩都之戰”正式打響。上都方面連連敗退,最終燕帖木兒在和上都方面的決戰中,大獲全勝。倒剌沙投降,阿速吉八失蹤,也意味著圖帖睦爾爭權成功。

而兩都之戰,盡管由圖帖睦爾獲勝,但這次戰爭對于整個元朝來說,影響是極大的。這次戰爭皇權的爭奪下,削弱了元朝統治的力量,并且對后期的政治、經濟等多方面,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后世人認為,這次皇權內斗,也是推動元朝滅亡的元素之一,為元朝滅亡埋下了伏筆。

但還有一個人,我們別忘了,那就是和世㻋。

與此同時,和世㻋在和林稱帝,史稱元明宗。

圖帖睦爾這時稱,自己登基,都是為了早一步穩固他們一系的勢力,和世㻋被恭迎回大都,還得到了傳國玉璽,他還將圖帖睦爾冊封為皇太子。

(圖帖睦爾)

只是這一切看似美好,和世㻋卻不知道,圖帖睦爾早已虎視眈眈,他是真心想讓這個皇位嗎?當然不是,他既要好名聲,也要皇位。就在和世㻋登基后的第二年,在一次宴會中,和世㻋暴斃而亡。

而在和世㻋的兒子表述中,下毒殺害和世㻋的,正是他的親弟弟圖帖睦爾。假裝讓位,降低和世㻋的防備之心,再成功坐上皇太子之位,毒殺和世㻋之后,再次名正言順的成為皇帝。

圖帖睦爾登基之后,助他登位的大臣燕帖木兒成為了丞相,利欲熏心之下,整個元朝的朝廷更加腐敗,朝政混亂。前文我們提到過,一個國家如果從上到下開始腐敗,那麼距離他的滅亡也就不遠了。

可以看到元朝的皇位繼承,主要講究一個“隨心所欲”。

不管是不是皇帝的兒子,只要是有這個能力的皇室宗親,都企圖爭一爭。而整個朝廷的重心,也放在了這混亂的朝廷斗權之中。君不思民,臣子亦然。

(元朝畫像 圖文無關)

復雜混亂的皇位斗爭,也最終促使這元朝走入下坡路了,最終也導致了元朝的覆滅。其實這也和蒙古族這個部落有著極大的關聯,他們逞強好勝,好狠斗勇。

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需要的是一個會治理國家的君主,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武將。

三、多方因素下注定了元朝滅亡

政治、經濟、皇權爭斗等各種因素下,元朝走向滅亡,仿佛是一件必然事件。那麼同樣都是少數民族統治之下,為何清朝的統治卻持續了兩百多年呢?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兩個朝代最大的不同,同樣都是游牧民族,甚至滿人的騎兵,還沒有征戰到遙遠的大陸上去。論武力,或許蒙古騎兵更加堅不可當,但在一點上,元朝的確比不得清朝。

那便是對于漢文化的融合與學習,不論是保留原有官職不做更改,還是到了清中后期,甚至許多八旗子弟都不會說滿語了。但是元朝卻恰恰相反,他們對于漢人的文化和漢人的尊重,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元朝軍隊 圖文無關)

除了一部分人尊重漢族文化之外,元朝的統治也和之前大不相同,甚至元朝期間沒有科舉制,這讓無數的文人一下子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那不論是文人,還是普通百姓,我們都能發現,他們在元朝的統治之下,過得并不好。

這樣的一個朝代,又怎能長久的維持呢?所以元朝走向滅亡,可以說是多方面都交了一張不及格的答卷。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