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商朝殷墟挖出白人?》第3章

既然組成商朝的主體人群(中下層平民)仍然是黃種人,那麼殷墟發現的白種人又該作何解釋呢?

由于白人頭骨出自殷墟祭祀坑,所以一般會認為這是戰爭所得的俘虜或奴隸。但由此會產生幾個疑問:如果是征伐某個方國所得俘虜,為何會出現這麼多不同人種?如果是歷次戰爭累積下來的,又為何會集中在同一時間地點祭祀埋葬?這也不符合殷商戰后用俘虜祭告祖先的傳統。

此外,愛斯基摩人源自黑龍江以北地區,而殷商卻從未有過向東北出兵的記錄。

事實上,祭祀坑或陪葬坑中出現的頭骨,除了是戰俘這種可能性外,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性,即這些人是商王的親信寵臣(寵妃)。

在先秦時期,能夠為國君殉葬,是無上的榮耀。比如春秋時期的秦國就有著和殷商同樣的人殉制度,秦穆公死時,以奄息、仲行、針虎等高級貴族賢臣為首的人殉隊伍甚至多達177人。史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

殷墟白人并非戰俘的推測,得到了出土的甲骨卜辭的證實。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曾多次透露關于白人、白族、白地的內容,如“白人歸于……戊申卜:白降禍”、“己丑卜貞:燎白人”、“庚子卜,王往田于白”、“癸未卜,在白貞:王旬,王咎”。

此外,甲骨文中還出現了“婦白”的記載。眾所周知,商王的配偶皆以“婦某”來稱呼指代,比如著名的女戰神“婦好”,而婦字后邊往往搭配女子出身國名、姓氏或封號。由于殷墟發現了白人女性頭骨,故而這里的婦白,無疑是指代商王的白種妃子。

這也就意味著,商王的配偶中的確有白種人的存在,商朝與當時的高加索人存在著某種聯系。那麼會不會商朝貴族王室也是白種人呢?

其實,“婦白”這種叫法,本身就證實了商王不可能是白種人,因為“白”本身就是一種特征描述,如果兩者一樣,自然不存在以“白”這一區別性稱呼來命名的方式。

古代文獻中也有白種人之國出現的端倪,如《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發。”先秦史專家郭靜云認為“只有高加索人種(尤其是南系閃族、伊蘭族等)為白身披發”。

總而言之,考古和甲骨文均顯示,商王朝與白種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既有戰爭,也有迎娶白種部族女子為諸婦的情況。

那麼商朝的白種人究竟從哪里來的呢?

夏商周三代中,唯有商族起源于遼西,有學者認為商文化最早可能發源于內蒙古赤峰的紅山文化,在三代之時,歐亞大陸曾存在一支游獵性質的高加索族群,他們一部分經中亞、新疆進入陜甘,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的距今3800年的“樓蘭美女”即是這一遷徙的例證。而另一條線路,則是通過黑龍江草原區南下。

但高加索族群的南下,顯然遭遇了某種勢力的同化和狙擊。因為距今3500年左右的內蒙古大甸子遺址同樣發現了多種不同類型人骨,與殷墟墓葬情況相似。

在進入距今3300年左右的殷墟文化時期時,已明確的2具白人頭骨均為女性,且殷墟中小墓葬中未發現白人。換言之,高加索族群中的多數(最有可能與華夏平民發生基因交流的群體)的南下被阻遏,僅有女性等少部分人進入中原,而她們進入的方式極有可能是成為商王的妃子。

所以,在殷墟之后,除了西北這條中西交流渠道外,東北方向白人南下的孔道已絕跡。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