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古董故事 四千年面條 第2章

《四千年面條》第2章

但喇家村遺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考古學家們一時也不能判斷這究竟是不是面條。他們將這碗“面條”連帶著泥土裝進了保鮮袋,然后又重新放回陶碗里,準備帶回去好好研究。

如果這些淡黃色的條狀物質真的是面條,那這勢必重新書寫歷史,面條起源于中國這個事實將無人可以撼動!

揭開這碗神秘面條的面紗

“碗拿過來的時候,里邊已經沒有面條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曉燕十分痛心地說道。

“所有的面條全部不見了,你想啊,它在下面埋藏了幾千年,然后你一打開,一下子就氧化了。”

原來,當考古專家們興沖沖地帶著這碗面條從青海趕回北京后,這碗面條居然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憑空消失了!

本來食物就不容易保存,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四千年前的面條標本,這才看了幾眼,居然就這麼消失了,這讓大伙都十分沮喪。

就在整個研究所都因為這碗面條的消失而變得低沉起來時,有人卻發出了一聲欣喜的歡呼。

原來,總覺得不太甘心的呂厚遠研究員忍不住把陶碗里的土又給翻了一遍,他總覺得這些面條不會就這樣一聲不吭地就會發得一點不剩,沉寂了四千年都沒有消失,如今總得留下點什麼。

沒想到,就是這麼一翻騰,他還真的找到了。在陶碗內的沙土中夾雜著小小的一段淡黃色圓條,雖說只有一小段,但總比沒有強。

研究院里又重新活躍起來,鑒定工作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了!

由于樣本實在太少,鑒定速度必須越快越好,呂厚遠心里一琢磨,與其沒有目的推測,不如從最有可能做成面條的作物去推斷,這樣的話,只要確定了這碗淡黃色條狀物的主要構成,不就可以判斷它是不是面條了嗎?

呂厚遠研究員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樣一來,就可以節省時間,避免面條標本再次揮發后,他們手足無措。

說干就干,大家走訪了青海省民和縣當地的村民,得知他們那里的民族基本上都是以面食為主,而且由于民和縣位于海拔1800米的高寒地區,當地人民種植的主要糧食就是抗旱的小麥。

這麼一來的話,當地人基本上都是用小麥磨面粉做面食,這正和呂厚遠想象中的一樣:“一開始我們幾個都認為這碗面條是用小麥做的,因為目前都是用小麥做面條嘛。”

那麼,這碗四千年前的面條究竟是不是用小麥磨粉做成的呢?

考慮到樣品的標本實在有限,而研究員們也不敢百分百確定這碗面條就是由小麥做成的,在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后,研究員們決定采用“淀粉粒分析”的方法,通俗的說就是通過檢測樣品的內部環境構造,來判斷這碗面條是否和小麥的細胞結構相吻合。

如果這些淡黃色的條狀物質真的是面條,那麼這個陶碗內的土里一定含有淀粉。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將陶碗中的土壤當做標本進行檢測,這樣就完全不用擔心樣本隨時面臨揮發的難題,而且檢測數據也會更加準確。

然而,就在大家滿懷期待的時候,檢測結果給眾人潑了一身冷水。結果顯示,這碗淡黃色條狀物和小麥可以說是毫不相干。

“很明顯跟小麥是完全不一樣的,小麥的細胞結構是像鐵餅一樣的形狀,大小一般都是30到40多個微米,而這碗面條檢測出來的細胞形狀是一個多面體,兩者絲毫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副研究員楊曉燕如是說道。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之前的推斷都是錯誤的嗎?這碗淡黃色條狀物莫非不是面條?

就在大家伙納悶的時候,一個專家突然提出,在民和縣考古時他們曾在房屋遺址中發現了許多農作物的種子,有沒有一種可能,這碗面條可能是用其他作物制作的呢?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