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著三代四口人,設置7大功能區。客廳、餐廳、廚房、衛浴、一應俱全。還能做出4個臥室和獨立學習區,對于很多 70、80㎡ 戶型都不一定能滿足到的需求,這個只有 8.47坪的奇葩戶型居然做到了。
▲原始戶型圖
這個老式的職工房,只配備了廚房、客廳和一間臥室的空間,沒有衛生間。
▲改造前的老房
媽媽和小女兒君君一間房,阿婆和姐姐一間房,兩個幾乎稱不上臥室的地方,佔據了空間80%的面積。
▲改造前的廚房
老房的牆體已經老化嚴重,廚房更是破舊不堪,經常掉落房頂的灰沙。
▲改造後的平面圖
▲改造後的閣樓空間
利用層高3米的小優勢,把空間做了上下兩層的佈局。因為小女兒的長大,迫切地需要一個學習空間。所以,設計師把整個空間劃分了客廳、廚房、衛生間、臥室、學習區等五個區域。收納做到了極致,1坪都不敢浪費。
▲入戶門正對公用廁所
由于原戶型中,入戶門正對外邊的公廁,所以,首先做了入戶門的移位設計,並且利用改造後的空間,重新規劃了廚房,增加了廁所。一起來看看改造後的效果吧~
▲入戶玄關
入戶門後預留60公分,做了整面牆的玄關櫃,並做了鑲嵌式的洗衣機和冰箱位。隔板式的玄關櫃,採用的是可以靈活調節的形式,可以收納不同的鞋子和被褥等雜物。
▲玄關櫃
關閉櫃門的櫃子顯得乾淨又利索,在盡頭的一側設計了方便換鞋的區域以及穿衣鏡的位置,倍顯貼心、有愛。
▲廚房
玄關櫃的另一側就是改造後的廚房空間,雙邊櫃的設計,在水磨石地面和乾淨的牆頂映襯下,顯得寬敞又實用。
廚房中間區域,不僅僅是工作通道,還是一個通往廁所的走廊,所以,為了不讓空間很壓抑,只在一面牆上做了吊櫃。
▲衛生間
經過廚房的一道折疊門,是改造出來的一個小衛生間,一個只能洗漱和洗澡的空間,儘管沒有馬桶,也讓一家人驚喜不已。
▲分隔空間的一道門
整體來講,設計師將空間分為了兩大區域:
1.玄關+廚房+衛生間區域
2.客廳+臥室+書房區域
並且很貼心地利用一道推拉門,讓這兩個空間各自獨立,炒菜的時候,味道不會沖到裡面。
▲走道
進入這道推拉門,牆面一側是整面牆的衣櫃,四扇門的大通頂櫃,滿足了一家四口大部分的儲物需求。
▲客廳
走出這個走廊,進入到客廳空間,給人的感覺是豁然開朗,仿佛「世外桃源」。
餐廳採用了卡座的方式,以此來節省空間,簡約的餐桌在一盞吊燈和綠植的陪襯下,仿佛在等待著一家人吃飯時歡聲笑語。
▲學習區
餐廳的另一側就是君君的學習區,姐姐有時也會在這塊區域安靜地看書,享受陽臺帶來的溫暖。
▲餐廳區和學習區俯視圖
改造後的空間陽光滿滿,充滿了愛。
▲暗藏玄機的客廳
在餐廳的一側做了做了儲物櫃和隱藏式的電視,關上櫃門空間整潔,打開櫃門就可以看電視,享受一家人的快樂時光。
▲臥室
餐廳的背面就是一個小而溫馨的臥室,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卻擁有了一個獨立的空間。
▲燈帶氛圍
為了避免臥室空間的壓抑,設計了木紋牆板和隱藏燈帶,增加空間的溫馨感。
▲暗藏儲物空間
並且利用床下的空間做了儲物格的設計,可以收納換季的家居用品。
▲閣樓設計
利用空間唯一的房高3m優勢,做了一個閣樓的設計,上下兩層的空間,正好分隔出4個獨立的臥室。
▲二層閣樓
上到二層閣樓,利用層高打造了一整排的書架,並且增加了一個學習區的空間,滿足了君君和姐姐的學習需求,太貼心了。
▲公用區俯視圖
整個公共空間採用的木色和白色的搭配,充分大窗戶的優點,讓室內的採光充足,整個空間顯得也大了許多。
▲無處不在的儲物設計
在這個小小的公用空間,設計師將收納運用了到極致,在卡座下和學習桌下麵都做了儲物的設計。
▲二層空間
在閣樓的空間,設計了大量的儲物櫃,滿足兩個小姐妹的成長儲物需求,寬敞的雙人床設計,兩個人居住顯得一點也不擁擠。
為了增加閣樓臥室的採光,使用了磨砂玻璃和百葉窗的方式,透光不透人的設計,既增加了光亮又不缺乏隱私性,贊!
房子,不僅僅是一個住所,還是每一個居者獨處、思考、工作、生活的地方。無論是什麼生活方式,我們都希望它能兼具完美顏值與實用功能。隨著人們裝修理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賦予現代家居人性化理念,讓朝夕相處的「家」住起來舒適而實用。其實,不管房子老舊,無關面積大小,只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每個人都能掃走「一地雞毛」迎來幸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