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古董故事 嫦娥 第2章

《嫦娥》第2章

第二,嫦娥與后羿的夫妻關系是兩漢時人撮合的結果,漢代以前,無論是《山海經》還是考古發現的竹簡《歸藏》,都沒有提到后羿,所謂嫦娥的不死藥是直接從西王母那里竊取的,在奔月之后,嫦娥化身成了蟾蜍。

如果后羿不存在于奔月神話中,那麼嫦娥化身蟾蜍就并非像后世人所想象的那樣是背叛丈夫后的因果報應。

由此也產生了三個疑問:嫦娥原型究竟是誰?西王母又是誰?為什麼吃了她的藥會變成蟾蜍?

對于最后一個疑問,東晉著名的藥學家葛洪曾有過考證:“

肉芝者,謂萬歲蟾蜍,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服之可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遨游上下,使疫萬靈,體生毛羽

”。葛洪的說法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蟾蜍能治病卻得到了藥圣李時珍的肯定:“

蟾蜍,土之精也。上應月魄而性靈異……故能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而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藥也

”。

在中醫看來,蟾蜍自古就是應月魄而生的治病良藥,又叫“癩蛤蟆”,“癩”在古代通假“厲”,正是《山海經》所記載的“西王母司天之厲”。

可見,嫦娥竊取的“不老藥”原型,就是自古以來能治療疽癘惡瘡的蟾蜍,在早期的神化傳說中,嫦娥奔月后也的確化身成了神藥的原型蟾蜍。

但在漢代以后的故事流變中,蟾蜍的形象消失了,嫦娥又恢復成了美貌女子的模樣。

那西王母又是誰呢?

這還得從中國的日月崇拜說起。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中國古代的先民就對太陽和月亮映射出的光輝產生出無限的崇拜,在考古發現的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中,彩陶器上都常見有日月紋圖案,并由此產生了日月祭祀。

西王母(又叫西母),正是主管祭祀月亮的部落女巫。

在《山海經》中有這樣兩段記載:“

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

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

帝俊,即商朝人的始祖帝嚳,剝去神話色彩,這段記載說的是帝嚳的兩位妻子羲和、常羲(也叫常儀)分別是主管日、月祭祀的女巫。《呂氏春秋》有記載“

羲和作占日,常儀作占月

”。

無獨有偶,殷墟考古發現的甲骨卜辭中,也出現了“

貞, 燎于東母,三豕

”“

貞,于西母酒豕

”“

壬申卜,貞,侑于東母、西母

”的燎祭內容,佐證了《山海經》的記載。

可見,所謂的西王母,原型是先商時期的部落女巫。

搞清楚了西王母的原型,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嫦娥的原型。

根據對出土甲骨卜辭的粗略統計,“娥”在甲骨卜辭中出現50余次,詞義指向比較單一,均為被祭祀或占卜的對象,而且是女祖角色。

同時,上文已述,在早期的記載中,嫦娥的原名是恒娥。“恒”字在甲骨文中在“工”字中間豎畫的左邊或右邊畫一接近半圓形的弧線,這個動作在殷商時期代表巫舞,對此,《尚書》曾有解釋:“

敢有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

。”

如此看來,“恒娥”的原型是商朝跳巫舞的女祖,像第一代女祖常羲一樣,主要工作是負責祭祀月神。在其死后,甲骨卜辭中出現了“娥其害王”“祟年娥于河”的占卜記錄,說明此時的恒娥已經成了天神,而成神的原因,是吃了第一代誕下月亮的西母—常羲留下的神藥。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