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古董故事 武大郎墓 第2章

《武大郎墓》第2章

骨骸那專家們又是如何確定墓中的男性骨骸就是武大郎的呢?

原來,清河縣的縣志和武家莊村的武氏族譜里均明確記載了武大郎其人,并且準確地標出了武大郎墓的位置,專家們正是通過記載才來到的這里,并且順利地對武大郎墓進行了發掘。

不過問題又來了,既然真實的武大郎與小說的形象相去甚遠,那歷史上的武大郎又是什麼人呢?他的妻子潘金蓮又是否如小說里描述的那般不堪呢?

影視劇中的潘金蓮形象

歷史上的武大郎

根據縣志和族譜記載,武大郎,真名武植,出生于北宋末年,因為在家中排行老大,才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大郎”。

真實的武植不僅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而且還能文能武,自幼就飽讀詩書,宋徽宗統治時期,武植憑借才學年紀輕輕就通過科舉考中了進士,要知道在古代考上進士的一般年齡可在四十歲以上。

武植墓后來,武植被皇帝欽點為山東陽谷縣的縣令,官至七品,他便來到了山東走馬上任,因為正值青年又官運亨通,不久后,他就被當時的邯鄲知州看中,并將女兒潘金蘭許配給了他為妻。

也就是說,潘金蓮并非小說中提到的貧苦人家的女子,反而是一位大家閨秀,在當時的禮教約束下,潘金蓮也不可能與西門慶行不軌之舉,武植和潘金蓮在婚后十分恩愛。

善解人意的潘金蓮精心打理著家務,和武植一起扶危濟困、樂善好施、除暴安良、愛民如子,陽谷縣的百姓對夫妻二人都很尊敬,當地百姓甚至還為武植立起了功德碑。

功德碑在武植即將卸任的時候,縣里的百姓還紛紛趕到縣衙為他送行,可以說,武植是一個政治清廉的好官,而潘金蓮也為他生下了四個孩子,是一位難得的賢妻。

晚年回到家鄉后的武植也沒有閑著,他興辦教育,鼓勵農桑,接濟鄉里,造福一方,武家那村的村民都對他感恩戴德,在他去世后,村民們為了歌頌他的功德,還為他修起了墓,并請文人專門刻上了碑。

值得一提的是,為官數十年,武植的家中卻無一點財富,下葬的時候,棺材里除了放了一些隨身的衣物之外,沒有一點的珠寶,要知道在宋代文官的工資是比較豐厚的。

武植墓原來,武植和潘金蓮夫婦只要一遇到貧苦的百姓就立馬給他們捐款捐物,而且每當到了災年的時候,武植還會專門趕往南方富庶的地方收購糧食,因為中央并沒有多余的錢給他,他只能拿出自己的俸祿,對此,他毫無怨言。

現在,距離北宋已經過去了800余年,關于武植的詳細資料我們已無從查起,但仍可以從武植墓的碑文中窺探他的功績。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