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古董故事 明朝忠將遺骨出土 第5章

《明朝忠將遺骨出土》第5章

即使周遇吉的戰馬不幸中箭,他也依舊徒步沖殺,并砍殺了數十人。

但寡不敵眾,抵抗了一段時間后,周遇吉身中數箭被俘。盡管動彈不得,但他寧死不屈,嘴里大罵著起義軍的殘暴、愚昧。

他盡到了守土有責的義務和視死如歸的高尚氣節。

李自成見他不肯屈服,便把他綁在了高高的桿子上,令士兵向他射箭。

周遇吉中箭而亡后,李自成令士兵將他的遺體進行了肢解。

值得一提的是,起義軍破城后,在城中進行了大屠殺,可謂是“嬰幼不遺”,手段殘忍到令人發指。

但是,面對這一說法,在《總鎮周公墓表》中,自稱親歷寧武之戰的幸存者卻抱有不同意見:

“...縋城語賊以‘誓守斬賊頭,皆將令,無與民’,賊歆以官爵,脅以刀刃,罵不絕口。”

該文指出,當時,周遇吉因不愿讓戰爭牽連城中百姓,便下令部隊停火。

隨后,他拴著繩索,主動從寧武關上下來,到李自成大營當中與其進行談判。

由于周遇吉據理力爭,不慎惹怒了起義軍,最后一代忠將周遇吉被起義軍斬首而死...

而按照約定,闖王的部隊并未屠殺城中百姓。

與正史中,明朝將領周遇吉“力戰而死”的說法不同的是,在滿清統治的幾百年中,他 “縋城而亡”的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

除此之外,康熙版的《山西通志》等地方文獻中,均提及了他“縋城而亡”的說法。

隨著時間的流逝,周遇吉“縋城而亡”的說法終于到1997年得到了證明...

當時,專家在重建周遇吉之墓時,發現了其遺骨上的蹊蹺之處。

只見,在出土的周遇吉頭部的枕骨部分,有將近十幾厘米的刀切痕,其牙齒也僅剩四顆。

這一發現,將其真正死因直指“縋城而亡”。

那麼,為何《明史》中關于周遇吉死因的表述與其真實的死因有所不同呢?

也許,在清朝當局看來,描寫李自成的軍隊城破后屠城一事,能夠表現農民起義軍殘忍、麻木、落后的一面,最終達到丑化、抹黑李自成及其起義軍的目的。

烘托周遇吉“力戰而死”一事,表現了他忠君愛國、守土有責、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操,此舉具有強烈的道德感化作用,有利于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宣傳代表落后勢力的農民起義軍,將愛民仁義的明將周遇吉處死一事,則足以證明清兵入關的“必要性”和“正義性”,以獲得百姓的支持與擁護。

因此,清朝當局在修明朝歷史時,才將“縋城而亡”的周遇吉,說成是“力戰而死”,兩種說法才會一直在史學界爭論不休。

至于哪一種說法成立,這些已經不重要了。當考古人員看到周遇吉遺骨的枕骨部分,那道近十幾厘米的刀痕時,無不對這位大義凜然、舍生忘死的忠將致以最高的敬意!

結語

從正史的層面分析,晚明氣數將盡,昏官暴吏坑害黎明百姓,亡國乃是自食其果。

在朝廷危難之際,能夠有像周遇吉一樣的將領挺身而出,是民族之幸運、國家之幸運。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