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古董故事 兮甲盤 第1章

《兮甲盤》第1章

2017年7月15日夜,杭州西泠春拍賣會上,西周青銅重器兮甲盤以2.1275億元成交,創造了中國區青銅器藝術品拍賣的新紀錄。然而,這一古寶自西周而傳,卻是流寓多國,歷經磨難才許得歸。

其中,兮甲盤最令人咂舌的一段經歷莫過于在元代被李順父收藏后,其家人竟然用其來烙煎餅……

 

兮甲盤奇遇:天價文物淪為平底鍋

兮甲盤又名兮田盤,最早的文書記錄是為南宋紹興年間,彼時,兮甲盤以其古樸的造型,成為了南宋宮廷收藏的秘寶。

然而,一朝戰亂,兮甲盤就此遺失,兜兜轉轉,改宋換元,兮甲盤落入了元朝官員李順父的手中。陸友仁《研北雜志》載:“李順父有周伯吉父盤,銘一百三十字,家人折其足,用為餅盤,鮮于伯機驗為古物,用以歸之。”

 

鮮于伯機即鮮于樞,元代著名的書法家、收藏家,在他的藏品中,不乏白玉蟠螭紋劍璏、白玉連珠環、玉劍格等多項珍寶。

但他平日里最珍愛的仍是金石鐘鼎,對于鑒賞青銅器頗有心得。

每日歸家,鮮于樞一定要焚香沐浴凈手,隨后取出自己所藏有的鐘鼎彝器古玩,一一陳列于案幾席間,短暫欣賞過后,就開始了自己的工作。鮮于樞會將其間殘留的款識、銘文一一識別整理出來,有時興起,甚至徹夜不眠。

宋朝亡后,臨安改名為杭州路,置總管府。1284年,朝廷自揚州遷江南行臺治于杭州,鮮于樞隨之落戶杭州,出任杭州三司史掾,主管杭州的財政,其中包括了鹽鐵經營,錢糧審計等闊差,也正是因為不用為生計發愁,鮮于樞一直保有收藏古玩金石的嗜好。

 

一日,鮮于樞來到了僚屬李順父家中。李順父此人雖然直魯,但卻莫名和鮮于樞投緣,鮮于樞為數不多的幾次與這位僚屬交談,都不免被他逗得大笑。前幾日,李順父陪一位長官熟悉杭州的風貌地理,途徑鮮于樞家,曾熱情邀他前往李府飲茶談天:“小人恰得二兩好茶,明兒個,請大人移步府上,品茗一二。”

鮮于樞步入李府府邸,只覺驚異,李府外頭看去與其他官宦人家別無二樣,甚至門宅還略顯寒冷薄,但這府內卻是曲水彎環,名園古剎,前后接踵,園內竹林沙溆,景色秀美。

雖無金玉豪奢,但卻井井有條,處處悅目。

鮮于樞贊嘆道:“此地真乃神仙洞府,怪不得南渡宋室建都于此。”兩人談笑間,李順父邀鮮于樞品嘗時春鮮果,但鮮于樞的舊習,不重口欲,但有器癖,他定睛于李家童子手上的果盤,這個果盤顏色發昏,非金非銀,倒有幾分自家藏品的影子。

“讓我看看你這手里的盤子。”鮮于樞接過一盤瓜果,毫不在意地將果饌倒在石桌之上,端詳撫摸著這果盤。李順父也不見怪,他早聽聞,這鮮于伯幾喜好古物,應當是有所鉆研的。但是他這府里的破盤子,難不成還是秦皇漢寶?

李順父心中發笑,應道:“大人隨意。不過,只怕也不是什麼好物,只因屬下家中本非大戶豪族。前些時日,老母于集市上見到這個胡亂堆放于雜貨間的盤子,因花紋可喜,縱然銅銹斑斑,但一想不值兩個錢,便隨后買回,折了銅足,刷洗干凈,賤內用以餅爐,時或充當果盤。”

 

鮮于樞卻沒有立刻回應他,他仍在分辨,只見這銅盤盤體圓圓,邊沿有花飾文字,底座圈足如李順父所言,應當是被他的老母敲斷,空空缺失。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