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華近代名人傳 張志沂 第3章

《張志沂》第3章

而張志沂為了維持他的生活,他開始變成田產和房產。早年分家分給他的安徽的田產和上海的房產都被他變賣得差不多了。

恰好此時時局不穩,通貨膨脹,大煙也越來越貴,他就靠變賣遺產和孫用蕃維持著他們的豪華生活。

03

1942年,張志沂帶著全家又從大房子搬出來,住進了華山路一個三室一廳的公寓里,生活拮據。

1948年8月,國民黨政府進行“幣制改革”,發行大面額金圓券,一時間物價飛漲,早中晚的米價都是三個價,可能早上很便宜,到了晚上就高漲。

一擔米漲到四千四百萬元;一塊肥皂由四十萬元漲到六十萬元;買一張火車票,售票員要花一分鐘才能當面將鈔票點清。

曾經的大別墅

一時間人心惶惶,有錢人家為了保值購置黃金和美鈔,有少量余錢的人則買了銀圓。賣銀圓的販子一大早就站在河南路邊叫賣:“大頭,大頭,袁頭,孫頭。”

張志沂賣掉了上海的最后一處房產,換了不少美鈔和黃金,有朋友勸他將美鈔和黃金藏在手邊,用的時候再一點一點換。張志沂一點都聽不進去,他將美鈔和黃金拿去全換成了金圓券。

1948年8月20日,國民黨政府為了防止通貨膨脹,開始限價,結果限價過后,金圓券幾近于廢紙一張。

張志沂悔不當初,他最后的一筆財富變成了廢紙,此時已經五十歲的他終于嘗到了”千金散盡不復來“的苦味。

一年后,張志沂與孫用蕃搬到江蘇路十四平米的房間里,廚房和衛生間都要同樓上的十幾戶人共用。他終于下定決心和孫用蕃兩人戒了大煙,開始省吃儉用。不知道此時此刻他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

此時他的兒子張子靜在“中央銀行”揚州分行工作,沒有老本,沒有工作的他幾次寫信讓兒子給家里打錢補貼家用。

一次,張子靜回上海出差,那天住在家里,張志沂發現兒子帶了不少差旅費,就主動跟兒子說:“你的差旅費我幫你先管著吧,現在時局亂,萬一遺失了怎麼辦?”張子靜沒有多想就把差旅費托付給了父親。后來張子靜出差結束要回單位的時候,問父親張志沂要錢,張志沂卻說自己將錢花掉了,讓兒子找朋友先周轉一點。

14平米的房屋

貧窮使人清醒,張志沂后來搬進14平米的小屋子和二十幾戶人家共用衛生間的時候,他也不再折騰了。那個當時不吃蛋黃,吃外國罐頭的孫用蕃也開始自己出去做零工維持生計了。

1935年的時候,張志沂還在上海的虹口有八幢洋房,靠出租洋房也有不少的收入。

另外還有部分國產和古董。前后只用了十年的時間,他就將所有的家產都敗完了。

總結:

正如林則徐所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張志沂敗光財富的一生告誡我們:給孩子留財不如留德,財多傷人子,再厚實的家底也經不起敗。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